首页新闻

学苑人物

河北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得者梁若雪:从“青椒”到“青骄”

发布时间:2022-09-06

“备赛的半年时间,让我沉淀下来,每天都会系统整理、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每一份教学材料的撰写、每一次赛前预演都是历练和成长。”

今年5月,文物与博物馆学院“80后”教师梁若雪在她从教第八年获得了河北省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经教育部批准、纳入《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的赛项之一,是目前项目清单中唯一一项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此次,共有来自全省58所本科院校的163名教师(团队)入围河北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最终,85名教师(团队)晋级决赛。在决赛中,专家评委对创新报告、课堂实录、教学大纲、教案等材料进行了严格评判,现场汇报和答辩更是从教学技能、理论素养、临场应变能力等各方面考察参赛选手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梁若雪以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现场发挥摘取了个人职业生涯中一颗闪亮的星。“备赛、参赛的过程,是我快速成长的阶段。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更有信心去上好课,去闯更多的教学‘赛道’。”

获奖后,梁若雪用了很长的时间“回头看”,仔细梳理、分析在备赛、参赛以及日常教学中的得与失:内容是否充实、目标是否清晰、方法是否得当、过程是否有效等,最终,她深感,教学之道,贵在用心。

梁若雪将自己的参赛收获总结为三点思考:

时刻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通过参加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梁若雪进一步加深了对“学生主体”的认识和理解。从教学理念创新到课程目标的修订都是从立足学情分析展开的,教学方法创新的初衷和落脚点都是希望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构建者。在教学设计上,讲每个知识点之前,要有问题的导入,让学生对该话题产生兴趣;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去思考甚至争辩;在教学过程中,能预计到学生可能会在哪些地方有疑惑以及如何解答这些疑惑。有效的教学创新不是教师个人的演讲、表演,也不是游戏式的互动,而是要不断启发学生,唤起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思考,进而系统阐述、深度剖析。

时刻把握教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观照自己之前的教学活动,梁若雪觉得有时由于过分强调形式的活泼和教学手段的多样,会相对忽略了教学的严谨性。比如,在课程思政模式探索过程中,是否认真研读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是否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是否按照课程性质分类科学设计了课程思政的重点。当尝试教学方法创新时,对于“这个概念是谁提出来的”“有没有不同的提法”“与相似概念的异同”等问题,都要讲得清晰、透彻,不能模糊处理。作为高校教师,要对知识的科学性有严格的把关。保持教学的严谨性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科研习惯和能力,可以对知识点的相关理论、逻辑、方法等有全面的了解。“通过参加比赛,我学会了更有逻辑、更严谨地做教学、做科研。”梁若雪说起这些,信心满满。

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永无止境的。尽管教学能力的评价维度是多方面的,但从综合来看,提升教学能力是一个持续的、无止境的过程。在保留自身原有教学特色的前提下,如何不断弥补短板从而形成更强、更鲜明的教学特色,是值得不断探讨、追问的命题。比如,能否真正基于学情用更好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能否用更有效的、更直接的形式与学生互动,能否更入木三分地阐述某个现象或内容,能否更深刻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价值,使课程思政如盐入水等。这些思考,是梁若雪在赛后给自己出的又一套“专业试题”,她努力用教学实践答出优秀的成绩。

梁若雪深知,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和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为教师成长发展保驾护航的师资培养制度和“赋能”实践,得益于老教师对青年教师无私的传帮带,自己更要用心教学、全心教学,坚持思考和学习,和学生一起探索新知、开启更多的教学创新发现之旅。

在保定学院,像梁若雪这样从“青椒”(网络上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简称)成长为“青骄”(青年教师的骄傲)的教师还有很多。他们在自身参与或指导学生积极参加高水平专业比赛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水平,并努力探索如何有效发挥课程思政的强大力量,去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播种知识,立德树人,这不仅是青年教师的奋斗心声,更是保定学院人对初心使命的守望和传承。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3027号

邮编:071000 E-Mail:bdu@bdu.edu.cn

Copyright©2014 保定学院 版权所有

冀ICP备09024180号-1

Copyright@2018 保定学院 版权所有 | 冀ICP备09024180号-1